上汽集团官网

上汽集团

【深度解读】为何是上汽拿下国内首张道路测试用牌照?

 就在昨天,上海正式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并发放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这一举措,再一次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从研发测试向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推广的转变进程。

 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市发改委、市科委以及嘉定区政府一同参与了这场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就在市经信委副主任黄瓯介绍《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后,市公安局副局长俞烈和市交通委副主任冯健理一同向车企授牌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第一批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被授牌的第一家企业,是上汽集团。

 很显然,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授牌第一批车企,这两个接连的大动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速形成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而为何是上汽集团获得了这第一张国内道路测试用牌照,成为了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领跑者”?

 我们都知道,大到重要决策,小到发言的时间、顺序,政府行为都有思维缜密的前后考量,这第一张牌照,绝非偶然。所以,是时候来好好八一八突出重围的上汽了。

 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路测从封闭环境挪到开放环境,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可以让消费者亲眼看到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以及它的的产业化进程,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动驾驶技术和企业的信心,进一步推动商业化发展进程,而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又可以带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革和完善。

 而对于车企来说,这绝对是对其智能网联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稳定性以及和周边交通环境融合性的一大考验。

 因为智能网联汽车在开放性道路上做测试,所要面对的交通环境情况会更加复杂,对于各种车辆和行人的判断要更加智能和即时性。如果自动驾驶做不到比人的驾驶来得安全、可靠,那么这个新事物不会被大众接受,反过来说,这也是对企业自身技术的检验,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发展,才能确保产品安全性。

 据我查阅的不少资料,早在2013年,上汽就启动了智能驾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并从技术、合作和布局全方位地“赢在起跑线”。

 论技术

 目前,上汽集团已完成两代智能驾驶整车平台开发,以及集成5G通讯技术的车联网平台,构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能力,并开展了“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高速公路、低速拥堵城区驾驶等应用场景下的智能驾驶技术研究,整车测试累计里程超过5万公里。

 论合作

 在国内,上汽集团与中国移动、华为共同推进智能出行服务以及下一代蜂窝车联网产业发展,布局未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商业服务;与武汉光庭信息合作,控股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进入高精度地图这一智能驾驶核心技术领域;与同济大学建立国内首个占地面积1370亩、可模拟百余种交通场景的智能驾驶测评基地,对智能驾驶汽车进行多角度测评,针对性地改进性能。

 在国外,上汽加入了5GAA联盟(国际一流整车公司、芯片厂商和通信公司组成的技术联盟,致力于为智慧出行、交通和智慧城市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成为联盟白金会员,并且是董事会中唯一的亚洲车企;获得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成为国内整车OEM企业中第一家在加州拿到自动驾驶公共道路测试牌照的自动驾驶研发公司;在模拟城市环境建造的美国密歇根大学车联网技术封闭式测试基地M-CITY,完成全部基于DSRC(专用短程通讯技术,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身份识别)技术的测试;上汽加州创新中心相继加入了斯坦福计算机论坛、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组织,从技术源头发掘和孵化提升未来竞争力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

 论布局

 在产品层面,今年上汽集团计划推出一款自主品牌智能驾驶量产车型,实现“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等特定场景下的智能驾驶功能。未来,智能驾驶技术将覆盖上汽集团荣威、名爵、大通三大自主品牌。

 不仅如此,在上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过程中,还通过结合互联网汽车产品,整合相关资源打造服务生态圈。

 目前的服务内容就已覆盖维修保养、金融保险、影音娱乐、充电停车等各个领域。

 与不少互联网车企的“大张旗鼓”截然不同,上汽作为国内第一家商业化量产智能网联车企,在这一领域的前瞻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成群爆发与跨界进入,环境和能源压力日益沉重,消费者日趋变化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都在冲击乃至改变汽车产业传统边界,但同时也为汽车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机遇。上汽凭借其深刻的前瞻性思维,在这个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明确的自身规划:

 在变革的大环境下,上汽深谙其道,明确只有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绿色的产品及服务,大幅缩减用户的时间成本,才能引领未来全新的汽车生活方式。于此同时,不仅要把产品做到极致,还必须解决不同用户的“痛点”。

 由此,上汽对未来汽车行业提出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判断,瞄准“新四化”方向,持续开展一系列领先国内其他车企、和世界一流车企并肩的前瞻研究,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汽“新四化”定位与目标

 电动化:十三五期间,新能源研发总投入200亿,2020年自主和合资新能源车年销量超过60万辆。

网联化:携手阿里打造“自我进化”的互联网汽车,形成汽车产品和服务融合的生态圈。

 智能化:实现单车智能4级技术,亚洲唯一5GAA白金会员车企,携手华为、中移动开发V2X技术,打造智慧交通体系。

 共享化:至2020年,覆盖全国超过100个城市,运营车辆30万辆,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运营服务平台。

 延伸阅读之 上汽“新四化”

 从上述“新四化”的定位与目标,大家或许对其定义还停留在较为抽象的层面。下面,我将各枚举2条上汽产品和技术层面的“新四化”重要成果,使大家“快狠准”get它们的具象意义:

 首先是电动化:

 上汽自主掌握、深度累积“三电”(纯电动、插电混动和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其新能源研发比肩全球范围丰田、通用等汽车巨头,处于第一阵营。并在近年来通过自主研发先后推出了10余款乘用车和商用车产品。

 上汽多款量产车已实现纯电动、插电强混全覆盖(并且,随着荣威e550、荣威e950、荣威eRX5、荣威ei6等车型的上市,上汽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将实现A级、A+级、B级和SUV全覆盖,市场占比超23%)

 其次是网联化:

 上汽在2016年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SUV、第一代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月销量超过2万辆。

 上汽互联网汽车产品所搭载的系统迭代节奏为三个月一个版本,上市半年,已更新版本2次,更新功能点51个,新增服务8项,在线升级成功率达99.95%,累计推送车辆台次126812台。

 然后是智能化:

 上汽拥有第二代智能驾驶平台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第2代中的整个核心部件零部件、指标定义、供应商选择、软件供应开发,上汽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上汽实现了单车智能等级第4级技术水平。

 上汽作为上海公交客车的主要供应商,在投放的新能源客车中配备了GPS和网联设备,直接从后台掌握其行驶路径和主要参数。同时,也用于探索车与车、车与交通基础设施间的通讯,未来将致力于城市公交智能出行。

 最后是共享化:

 上汽完成了EVCARD和e享天开分时租赁业务整合,于2016年成立了环球车享——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

 2016年年底环球车享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8400辆,建成网点2800个,业务覆盖20个城市,月均订单28万笔。

 可以说,在国内,上汽作为第一家商业化量产智能网联车企,培养了成熟的国内核心供应链体系,以其前瞻性思想和稳抓稳打的步伐,将一众还未做出深刻变革的传统车企,以及具有创新思维但量产实力略有不足的互联网车企,都远远抛在了身后。

 不仅是国内,上汽还站在全球环境下,以独到的国际化视野,布局海外资源整合。

 诸如,在美国硅谷设立风投公司和创新中心,在新能源、互联互通、智能驾驶、软件工程等领域进行布局。以及在以色列设立创新中心,主要瞄准网络安全、软件算法、物联网等领域进行布局等等。

 通过一些列深思熟虑的布局和动作,集成吸收全球的高新技术。从上述两方面看,上汽确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综上来看,上汽凭借它的前瞻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通过深远布局+踏实实干的方式,不止做出了我们眼前看到的成绩,更是早已为将来蓄力,随着以后互联互通、大数据等的广泛应用,上汽必定会持续累积技术优势,迅疾地转化到产品及服务应用上,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新的价值。

 当然,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上汽把握行业趋势、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贯彻国家战略、建设汽车强国的责任担当。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上汽从集中资源、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为使命,同时也为中国建设汽车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值得获得我们所有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回到今天的问题——上汽能获得国内首张道路测试用牌照,确实是情理之中。同时,也让我们一起期待今年年内上市的上汽“国内首款智能驾驶汽车”……(车叫兽